http://china.chemnet.com/ 2021-04-16 10:17:06 中融匯信期貨
近期,國家高層會議接連關注大宗商品價格,提出穩(wěn)定物價,防止輸入性通脹抑制經濟復蘇步伐,多數(shù)大宗商品應聲下跌。其中,聚烯烴行情領跌化工板塊,波動加劇,這其中有宏觀政策面的擾動,也有自身供需邊際轉弱的影響。但4—5月是出口利好的兌現(xiàn)時期,外盤支撐仍在,而且從平衡表來看,去庫存概率較大。
整體來看,短期聚烯烴只是回調,向上驅動力仍存,趨勢反轉的時間還未來臨。但下半年聚烯烴市場壓力較大,一方面面臨外部宏觀寬松政策對價格的推動邊際下滑,另一方面又面臨高投產和進口回歸帶來的供應釋放。
3月總供應超預期
從3月初級形狀塑料進口量來看,PE進口預計在160萬噸左右,PP近60萬,高于市場對3月進口的預期量。而且數(shù)據(jù)顯示,3月PP、PE回料產量分別回升至26.7萬噸、28.5萬噸,環(huán)比上升20萬噸,同比也近15萬噸,基本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。從國產粒料、進口、回料來看,3月總供應增速較高,說明實際需求處于較高水平(3月上游庫存基本持平)。通過測算,一季度整體需求環(huán)比去年四季度增速略降,考慮春節(jié)因素,也只是季節(jié)性下滑的幅度。因此,高價雖抑制了投機,也影響到了下游利潤,致新訂單下滑,但實際剛需并不差。
季節(jié)性檢修來臨
受年初寒流影響,2月海外多套裝置受影響,直到3月中才開始恢復,因此實際的進口縮量在4—5月才會體現(xiàn),這從目前海外的價格表現(xiàn)也可以得到驗證(此輪下跌外盤跟跌幅度較小,說明外盤供需緊張的情況還在)。疊加國內外4—5月的季節(jié)性檢修,供應端收縮預計較大。對PE來說,進口貨源占比近半,進口縮量支撐強勁;對PP來說,外盤高價刺激出口,市場預計本輪PP出口近45萬噸,相當于往年一年的量,也是在近期才會開始兌現(xiàn)(除了PE下游農地膜備庫結束,這才是近期PP去庫較PE更好的主要原因)。因此,從供需驅動來看,4—5月仍是去庫或緊平衡的狀態(tài),聚烯烴向上驅動力仍在,但反轉時機還需等待。
中期聚烯烴市場壓力主要來自新投產產能,從全年投產計劃來看,海外市場整體壓力一般。而國內投產周期去年才開始,今年PP產能增速預計在15%、PE在17%。其中,PP投產較均衡,上半年有龍油、東明、中石化武漢、?;?,但只有東明和龍油預計在5—6月才放量,主要壓力在下半年;而PE上半年投產壓力不大,有龍油和華泰盛富兩套,主要投產壓力也在下半年。屆時疊加內外供應恢復,預計下半年壓力較大。
綜上所述,出口拉動力是下半年聚烯烴行情的主要驅動力。基于市場博弈的不確定性,今年聚烯烴或更偏向于寬幅振蕩。(化工網(wǎng))